室內活動的業餘拍攝

過去我自己攝影的活動大都是以戶外為主,因此配備及拍攝經驗上對於室內的活動聚會拍攝經驗鮮少。去年參加了一場相隔33年的同學會,帶了相機卻沒時間幫大家拍照,10月岳父八十壽慶聚會囑託我負責拍照。為了該次的聚會,特別花了16500元添購了SB900外閃,鏡頭還是原來龍騰的18-200mm的旅遊鏡。還好有外閃及廣角端的焦段,照片的人物及場景清楚,算是圓滿完成紀念性照片的任務。至於照片活動的美學或思維性表現,在這樣的活動中就沒有去嘗試,畢竟萬一失敗,可沒重拍的機會。

前些時候在焦糖部落格的又有人找我拍結婚了一文,讀到她分享了拍攝婚宴心得:


使用相機:CANON 5D。鏡頭:24mm/f1.4。白平衡:auto。記憶卡:RAW檔。相片(相機內部設定):中性。


室內:M模式。EV=0。ISO:400。外閃跳燈,ETTL,閃燈向後轉對屋頂再稍微向後或是往邊牆閃,閃燈強度:+2/3~+1/2/3,如果室內只有一般照明時,閃光可以加入(+)更多,不要太客氣。快門1/60,光圈f4.0~5.6(團體照用小光圈f5.6或f5),盡量把光圈快門固定,變化閃燈強度即可。新人進入會場時通常光線會只剩超亮的投射光spot light,這時可以關掉跳燈,改用A模式,光圈設定在1.6或是2.0。

有時新人會出現在室外,這時可以用ISO:200,A模式,光圈f8,外閃。

提早半小時到會場測試。

洗相片:相機LCD和電腦螢幕的畫面可能會失真,保險起見,先洗個幾張看看相片實體的亮度,這樣可以評量出電腦畫面和照片真實亮度的差異,然後再去洗全部照片,或是全部讓相館根據他們的經驗來把所有的照片調亮或是調暗。

照片裏的人要拍清楚,畢竟多數人都不懂攝影,淺景深、意境遠的照片自己貼圖玩味就好。

上面的拍攝分享應該也可以適用於其他的紀念活動拍攝上;最後一句話的經驗對於業餘幫忙拍攝者而言,倒是蠻實用的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